水库,作为人类生活、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地,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生态健康。在众多水质监测指标中,金属锰的含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参数。当水库中的锰含量超标时,它会引发一系列从生活不便到健康风险、再到生态失衡的连锁危害,构成一场隐蔽却深远的水质危机。常用台式水质重金属锰检测仪进行测定。 一、 无法供水使用 锰超标最直观、最先被公众感知的危害体现在日常生活层面,尤其是供水系统。“黄水”与“黑水”现象: 水中溶解的二价锰离子本身无色,但当其接触到空气或经过水厂消毒处理后,会被氧化成不溶性的二氧化锰。这些微小的黑色沉淀物会导致自来水变得浑浊、发黄,甚至在白衬衫、洁具上留下难以清洗的黄褐色或黑色斑渍。严重时,从水龙头流出的水直接呈“黑水”状态,引起居民的恐慌和投诉。 异味与口感恶化: 锰的氧化物会赋予水一种令人不悦的金属味或涩味,严重影响饮用水的口感和烹饪食物的原味,导致居民对自来水信任度降低,转而依赖瓶装水,增加生活成本。 对供水设施的污染: 二氧化锰沉淀物会在水管内部逐渐沉积,不仅减小管径、影响水压,更为严重的是,这些沉积物为细菌(如铁锰菌)的生长提供了温床,形成“生物膜”,造成二次污染,持续恶化水质。 二、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但“过犹不及”。通过饮用水长期过量摄入锰,会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,尤其是对脆弱群体。 神经系统损伤: 这是锰过量最令人担忧的健康危害。锰具有神经毒性,能够穿过血脑屏障,在大脑基底核等部位蓄积,损害多巴胺能神经元。长期暴露于高锰环境下,可能导致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,如肌肉僵硬、震颤、动作迟缓、表情淡漠、记忆力减退等。这种损害在早期可能不易察觉,但往往是不可逆的。 对婴幼儿和儿童的突出风险: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黄金期,血脑屏障功能尚不完善,对锰的毒性更为敏感。研究表明,长期饮用高锰水可能与儿童智力发育迟缓、学习能力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问题相关联。因此,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冲泡用水对锰含量要求尤为严格。 三、 对水生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 水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,锰含量过高会扰乱其固有的平衡。虽然锰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远低于汞、铅等重金属,但在浓度过高时,仍会对藻类、鱼类和底栖生物产生毒害。它可能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,影响鱼类的鳃部功能,阻碍其生长和繁殖,从而破坏食物链的基环,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。 在水库底层缺氧条件下,高锰环境可能与铁、硫等元素耦合,促使沉积物中的其他重金属(如砷、镉)和营养盐(如磷)被重新释放到水体中,形成复合污染,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毒性。 应对之策在于“防”与“治”结合。预防上,需加强库区流域的环境?;?,控制工业废水和矿产开采废水排放,减少外源性锰的输入。治理上,一方面水厂需升级改造除锰工艺,确保供水安全;另一方面,对于水库自身,可通过人工增氧、生态调度等技术手段,改善水库底层溶解氧状况,抑制内源性锰的释放。
本文连接:http://rww88.nqxfb.cn/newss-4061.html
|